情绪片,其实就是照片本身更突出的是模特的情绪。

前期思路

要达到表达情绪的效果,前期拍摄需要模特和环境都能达到突出情绪的效果

  1. 模特需要注意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想要传达的情绪
  2. 模特的服装最好也能和情绪搭配,或者形成对比
  3. 利用光影制造氛围感
  4. 使用符合情绪的道具
  5. 构图尽量精简,排除一切与情绪无关的物品

一个好的情绪片应该能让观者通过你的片子,能感受到模特的情绪而产生共鸣。

原片

先看原片:这张照片是一组中的其中一张,那这张出来举例子,它的拍摄地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当时的拍摄场景是这样的:露天的酒吧吧台,夕阳光,空酒瓶。
当时也是偶然看到的这个场景,并且正好有人遗留了两个空酒瓶子(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喝酒),我心想这正好当道具了,并且当时的光影氛围也很好出片,于是就拍了这组照片。

image-1653829772815

根据原片,模特表现为醉酒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微醺?),情绪表现可以总结为几个关键词:失意,失落,忧伤,忧郁。
我们分别从影调和色调,也就是原片的明暗关系和色彩来分析一下:

  1. 影调方面能看到的是这张原片偏暗,后期再增加一些对比度,再突出一下人物主体就好了,整体依然延续原片的风格。
  2. 色调方面,画面的颜色元素比较少,最突出就是模特的黄色衣服,然后是桌面的棕色,与情绪片需要的“精简”的要素很符合,后期可以先降低饱和度,再通过加蓝加青,来突出忧郁的情绪。

所以最后分析我们要调整的方面如下:

  1. 降低曝光,增加对比度,淡化环境,突出人物
  2. 降低饱和度,进一步降低画面情绪
  3. 整体色调调整为偏蓝偏青,最后再调整模特的衣服和肤色

我是用的调色工具是Camera Raw,LightRoom同理,后期磨皮液化使用的PS
工具不重要,思路最重要

基础调整

基础调整
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主要就是根据照片情况对曝光的一个基本调整
纹理和清晰度的适当拉低一方面有助于画面的干净整洁,另一方面也能适当减少模特的皮肤细节,减轻一些磨皮的工作量(甚至皮肤好的模特都可以不用再单独磨皮了)
自然饱和度和饱和度总体上拉低一些,能更符合失落的情绪

曲线调整

曲线调整 曲线调整 曲线调整

曲线分别调整了明暗曲线和红色通道、蓝色通道曲线

明暗曲线

明暗曲线的作用很好理解,就是拉低暗部(环境区域),适当提高一点亮部(即模特的脸部区域),来增加对比度,并突出人物主体。大体上仍然是S曲线,但是亮度不能拉得太高,不然就和整体的情绪影调不符合了。

红色通道

红色通道主要是给中间调部分减红加青,提升画面层次感

蓝色通道

最后蓝色通道给暗部加一点蓝,整体画面就形成了偏青偏蓝的色调

混色器

混色器
由于原片的画面颜色本身就比较少,所以在混色器没有做过多的调整,只是适当的提高了红色和黄色的明亮度,即模特的肤色的提亮。

颜色分级

颜色分级
这里是风格化片子比较重要的一步,这里可以调整阴影、高光和中间调的偏色和曝光。对于这张片子我的理解是,

  1. 阴影部分,我进一步把阴影往青色偏,配合上面对颜色通道的曲线调整,打造出更浓郁的忧郁的氛围感
  2. 中间调和高光都主要集中在模特衣服和肤色上:中间调偏橙,高光偏红,主要目的是突出人物的肤色以及给画面中人物的部分保留一点点的温暖的感觉同时也能让人物和周围环境形成冷暖色的对比

校准

校准
校准工具是我对画面整体色调进行比较和谐的修改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你修改哪种颜色,也不管的修改色相还是饱和度,其他颜色也会多多少少有一些相应的改变,来使整体画面更和谐。
对于这张照片我减少了红原色的饱和度,即人物肤色。同时把蓝原色往青色偏移,并减低饱和度。

其他

当然了,人像照片少不了的,还有后期的美颜、磨皮和塑形

  • 对于磨皮,前面有说到,在camer raw中通过调整纹理和清晰度,可以一定程度少减少一些磨皮的工作,但是如果还有瑕疵的话,还需要再ps再进行磨皮。
  • 然后就是使用液化工具进行塑形了,无论是脸部轮廓还是身形,如果前期拍摄时没有注意特别好的话,后期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 再然后就是一些小瑕疵的处理,比如衣服双下巴,黑眼圈,衣服褶皱等小细节,也需要在ps中再进行处理

对比图和成片

对比图

成片

总结

其实这张照片还有一些优化的空间,比如模特有点驼背,并且也可以看出左边一部分空间也没有什么太大作用,所以其实可以再把左边裁掉一部分,反正照片的重要是模特的脸部和手部,这样弯腰驼背,其实是有一些影响观感的。

修图需要举一反三,每次要创作一组照片,都要分别从前期和后期的思路去考虑。带着后期的思路去拍摄,带着前期的构思去修图

刚开始做摄影的前期和后期的思路分享,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关注我,我会不定期发布更多风格的照片的前期和后期思路!

Q.E.D.